Languages/自然语言

语言是通向未知世界的一把钥匙,当你拥有了这把钥匙之后,你就会发现,自己身处的世界真正的样子。

汉语

英语√

学英语的一些感受-@lvzongting

最近一直在学习英语,开始我就不理解为啥要学英语,所以学起来很不情愿,后来是某些事情要求我学习英语,但是学习的效率也不高。但是那天我忽然发现学英语的是非常有好处的。

直接导火索就是,看linux action show,其实上网这么长时间,学英语这么多年,我很少通过英语去搜索关于linux的东西,比如,我想搜一下关于linux的文艺或是综艺或是访谈类节目,我居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。后来我一搜linux show 发现原来在英语系的文化中linux是多么的流行,尤其欧洲,他们举办各种庆典活动,每年会有两场 SouthEast LinuxFest 和 Northeast Linux Fest 到现在都举办了15年之久了。

虽然网络都是互联的,但是英语圈和中文圈好像不那么同步,我在youtube上看到微软拍广告黑chromebook 没有网络就不行,然后没到第二天,youtube上就各种视频来说chromebook offline的功能,而中文圈呢?还一直停留在微软拍的那个具有攻击性的广告上。

很多人,很少用不同的语言去进行搜索,而搜索结果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。比如中文里面我也就看看鲁豫有约这类访谈节目,但是后来鲁豫有约只访谈明星艺人我就慢慢不看了。后来发现了TED。在我们这里像TED这类节目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收视率不高,或是大部分人不看,这种2B理由就不让这种好的节目上。只有娱乐才是大众接受的。而TED存在着这么大的语言障碍,大家都通过网络主动的去看,现在办的有声有色。不知道某些人怎么想,也许他都不知道TED的存在。

自从通天塔倒后,人们开始互相猜疑指责,然后造成了语言的隔阂,其实也是文化的隔阂,我这里的文化不是历史文化,是现行文化。所以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必要的,这会让你看到世界上更加丰富广袤的东西。大家都认为linux是小众用的操作系统,真的吗?如果那么小众,为何会有自己的show 会有自己的fest呢?如果不是2004年xp因为某些原因,赢得了北京政府的采购招标,那么现在还会是这样的吗?为什么这么多人(中文用户)用windows或者精确的说用xp,我觉得只有当时的在北京招标的人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。

在我准备写作的过程中,找到了很多好的吵架网站 比如这个 http://idebate.org/ 在中文网站中就没有,这里吵架的内容都非常好理由特别翔实,而且考虑的很多。中文网站中也有吵架,但是大部分都是脑残,除了人身攻击没有任何好的思维出现,思维同质化现象特别明显。而且普遍受教育文化程度低下的现象特别明显。这些现象可以通过对比很明显的就发现。但是比较年轻的一代人这个现象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。

很多人学习英语学什么吃饭的规矩,穿衣服的规矩,等等这些英语使用者都认为是陋习的东西,而并不去看现在文化中好的部分。值得借鉴的部分。中文使用者对英文使用者存在着普遍的误解。我并不是想说英文的就一定好,我只想说,看看不同的语言文化下的同一个事物,能得到一个更好的答案。也许你能看的更加真实。

我学不好的关键在哪里?

我学习一个东西很缓慢,然后等我学懂了,然后才能快起来。英语学了这么多年,一直处于没学懂的状态,后来一个机缘巧合我发现我开窍了。

学习语言的关键在于气息,有的时候你不一定会说一个单词,但是你知道说这个单词的时候他的气息是什么,然后再慢慢在气息的基础上更正发音。

比如water,我不会说这个单词,但是我会的单词是pa-pa,然后就通过这个单词开始派生出wa-pa,wa-ta,wa-te,进而最后形成wa-ter,所以,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这个符合人的大脑的渐进计算模式。

所有后来我的词基本上会分成几大类,

  1. 单音节词,以do go 为基本原型进行派生
  2. 双音节词,以pa-pa,he-llo,o-k,goo-d 为派生
  3. 三音节词,以nu-tri-tion,bene-fi-cial,con-tri-bute,cir-cum-stance 为派生
  4. 四音节词,以so-phi-sti-cated,phi-lo-so-phy 为派生

当有了这些基本词之后,当你学一个新的词的时候就会从这些词中不断的演进,而演化出的发音的不同就能和意思同步上了。不会出现那种,形近字混淆和近义词混淆。

在听力的时候,你听到的是对方说话的气息,这样即使对方说的不是很清楚,或是带有口音,也能听懂他的意思,是直接听懂他的意思,而不是听出来是哪个单词,然后再根据生成的单词再进行转换。

在口语的时候,基本上形成思维之后,就会产生气息,就算发音可能差一些,对方大概也能根据气息产生的韵律听懂你说的意思。

在口语和听力ok之后,再去学习拼写和语法,因为实际上存在大量的英语使用者文盲,这些人在文字上是文盲,但是在口语和听力上却是高手。却不存在这么一类人书面很好,但是听不懂,说不出。所以要先变成英语文盲,再变成英语受教育者。一切都是渐变的,有过渡的不是一步到位的。

当你听到一个词的时候,你会很快将气息和意思建立起联系,因为你在看着对方说话,对方说话的时候根据气息产生的微小浮动,你是能感受到的,这个感受是来自于全身的触觉,以及视觉上的微小变化,耳朵听到的也不仅仅是声音,还包括对方发生时产生的气流。所有这些丰富的信号都会在同一时刻刺激你,一个单词的气息这么简单的信息被大量丰富的刺激所激发,所以你会印象非常深刻的。但是这个时候,发音有可能不对,甚至很不对,没关系,想到这个意思的时候,就把他说出来,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会英语的人帮助你纠正你的发音,在英语环境中父母就完成了这么一个工作。

画音永远是同步的,产生刺激之后你会发现你很想知道那是什么意思,这是本能。及时的告知你那是什么意思的效果最好。然后从此画音意就同步上了,这个时候这个单词你已经学会了,只是学的不像而已。 同步上之后再考虑通过迭代来精细这三个方面。这样就算是学精了。

然后你会发现你根本分不清楚sort-of 是一个单词还是两个单词,因为你还是会说英语的文盲。随后就开始学习拼写,你会发现英语比中文好学多了,因为根据发音你很快就能学会拼写,而学习中文的时候,实际上你在学习两套语言。

这样学习的好处是什么?

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才是最高效的。所以,这个方法效率高这个断言有些主观。但是,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。

有人说超过16岁很难能将第二外语学成母语。其实,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,你会发现你并不是学习了第二外语,而是在扩展自己的母语。最后你学会的语言就是UTF-8(万国码)。其他能带来的好处就是由此派生的。

我这里举个例子吧。你去找一段母语是英语的人讲话的视频,然后再找一段汉语使用者讲的英语。仔细听他们说话的气息和断句。你会发现,大部分汉语使用者的气息的断句,是根据语法和常用句式,常用短语断的句,产生的气息。而英语使用者讲话的时候,是根据意思。比如这句话:

It is easy to join the club.

中文使用者大概会这么说:It is easy to join - the club

英语使用者大概会这么说:It is - easy to - join the club

这样的不同就是当丰富句子意思的时候,重点就不一样了。

英语使用者可能会这样,It is deeply easy to - join the club,然后再说这个club是怎么怎么样的。

而中文使用者会先形容这个club怎么怎么样,然后再单独弄出一句话来说有多easy。

实际上这个时候,中文使用者会是脑子里面有个意思,但是一直再说这个意思。英文使用者会脑子里面有个意思,然后说出来,然后脑子里面再生成第二个意思,再说出来。

你会发现,英语使用者说的再快,大家都能听得明白,但是,如果两个中文使用者在用英文交流的时候,就是说的再慢,可能也不会很流畅。都是中国人何必自己人难为自己人呢?我们还是说中文吧。

以上的说法没有什么根据,都是根据自己在学习英语的时候,总结出来的。一些比较个人的感受,可能根本不是什么通用的性质或是道理。可能本来就是每个人对语言这个东西的理解不一样吧。

我把上面说的再总结一下:

我所形容的一种英语的学习方式大概是这样的:

1、根据感觉,视觉,听觉,以及耳朵的听觉+空气的流动这些刺激

绑定 语音中的气息这个简单的气息 —— 大量刺激绑定信息量很少的信息构建第一印象

2、绑定了的 气息 和 感觉 将来通过 迭代 学习 的过程分别细化成:

气息 ==> 发音

感觉 ==> 语义 —— 通过反复模仿将原始的粗糙信息精确化

3、将同步后的发音和语义 和 单词拼写联系起来:

发音&语义 | 绑定 | 单词拼写 —— 由于英语的特殊性基本上怎么念就怎么拼吧

这样就把学习英语的过程分成了三个简单容易实现的三个过程。在对于不同的单词反复的经过这三个过程就构建出了语义网。扩展了自己原有的母语。

最后,再强调一点,迭代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实践的过程,这个过程要多说,即使错的很离谱,但是大脑会搞定这一切的,他慢慢的会抛弃错误,缩小误差,就在你睡觉的时候。但是,一定要给这个过程足够量的数据,这样稳定,如果实践的数据太少,大脑会计算不出稳定的结果的。还有就是并行,一个单词的迭代降低误差的过程并不会干扰到另外一个单词,但是每个单词精确化需要的时间都差不多,所以,想加快学习英语,就要量大。

补充:

对于,语义网,我要补充一点,语义网是个复杂网络,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是相关联的,也就是说,当你的语义网越强,那么学会新的单词的速度就越快,你学习一个单词越熟悉,那么他周围的单词也就越强。大脑虽然用的不是线性组合的方式来学习新的知识,但是它具有复杂网络中的同步性质。简单的说就是,不能像学习数学那样,你会了然后学下一个,而是不论会不会,只要有机会就要复习一下。不是说你学会了,这个就是你的了,你有一段时间不用语义网就会弱化。包括你的母语也有这个特性。所以,一个额外的结论就是,无论有没有作文课,都要定期写作,来维持你的写作水平,要不然前面20多年的苦练早晚会化成灰烬的。

法语

德语

日语

韩语

西班牙语

葡萄牙语

內容目录

相关栏目

  • 文档首页